安徽将办金秋国庆消费月活动 发展“票根经济”迎客来

安徽将办金秋国庆消费月活动 发展“票根经济”迎客来
中新网长沙9月28日电 (刘曼)《一念·辛追梦》以古韵新声开篇、湘剧《聂小倩》在茶馆重现、沉浸式花鼓戏《新刘海砍樵》带来虚实交错的奇妙体验……9月27日晚,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启幕,来自全国的青年戏剧人、知名艺术家和市民观众共同点燃这场属于青春与艺术的盛会。9月27日晚,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启幕。 主办方供图  本届戏剧季以“生活有趣·青年有戏”为主题,历时51天,横跨秋冬两季,涵盖开闭幕式、青年竞演、小剧场PK秀、特邀展演(全城百戏)、戏剧也City五大板块,覆盖长沙25个剧场,将带来500余场演出,从经典剧目到先锋实验,从沉浸式体验到街头快闪,打造一场全城联动的艺术狂欢。  与往年相比,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呈现出更广的覆盖面、更强的互动性和更深的文化融合,如重点打造的“青年竞演”板块将角逐出12部优秀作品入围决赛,其中前三强原创作品将获得保利院线巡演机会,并优先纳入长沙“演艺新空间”相关政策补助范围。“小剧场PK秀”,观众可通过投票、声浪、短视频直接影响比赛走向。开幕式现场,戏剧经典剧目进行展演。 主办方供图  “我排演的剧目报名了青年竞演,没想到能在长沙遇到这么多观众。”一位来自东北的青年导演说,他的剧团只有五个人,平时排练在大学图书馆旁边的仓库里,但观众的掌声让他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在特邀展演(全城百戏)中,25个剧场、五百余场演出遍布长沙街巷,茶馆里上演湘剧,夜市间穿插花鼓戏,城市本身成为舞台。“戏剧也City”则把巴士、云巴变成流动剧场,让市民在日常通勤中随时“入戏”。  此外,“特邀展演”阵容囊括舞剧《牡丹亭》、世界经典歌剧《卡门》音乐会、中文原创音乐剧《宝玉》以及沉浸式花鼓戏《新刘海砍樵》,既有国际经典,也有湖湘原创,彰显长沙戏剧市场的多元与活力。  从青年舞台到全民共享,从地标建筑到市井街巷,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不仅是青年戏剧人逐梦的平台,也逐渐成为长沙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完)--> 【编辑:梁异】

以前,关于麻将胡了爆分42万视频✅澳门葡京赌场官方网站-网址【079.one】㊙️最火爆PG电子超高爆奖率,注册即送38元的相关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

作用表现为,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人民日报10月2日评论员文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重要讲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回顾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接续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肯定今年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着眼于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新中国成立7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这是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这是震古烁今的伟大荣光!  新时代以来的这些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今年以来,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到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到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全国上下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步伐铿锵。事实雄辩地证明,“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密码”。从“一五”到“十四五”,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便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今年10月,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定能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助力世界现代化。今天,当共建“一带一路”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当浸润东方智慧的一个个中国主张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方案,当外国政要感叹“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稳定性,更是未来持久的希望”,我们更加笃定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新征程上,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四大全球倡议,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越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越要坚定信念,奋发有为,稳扎稳打向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凝心聚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编辑:陈海峰】

仅仅,如今,数据显示,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而明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在搜索引擎搜索“大学生就业”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再到刚开始的新学期,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相继面向毕业生举办“国聘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活动、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帮助学生实...

以为例,按照,同心筑梦七十载,天山南北焕新颜。9月2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  庆祝大会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这次新疆之行,体现出怎样的深远考量?《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堪载史册的庆祝大会  金秋时节的乌鲁木齐,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25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隆重举行。  新疆人民会堂是一座兼具...

中新网杭州9月28日电(曹丹)9月28日,时值孔子诞辰2576周年,浙江杭州孔庙举行乙巳年杭州孔庙祭孔典礼。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于此,以“礼敬和合”为主题,遵循古礼,缅怀至圣先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8日,民众走进祭孔大典现场。曹丹 摄  9时28分,随着司仪一声“启户”的悠长唱赞,杭州孔庙大成门缓缓开启,庄严肃穆的祭孔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典礼现场,50名少先队员齐声诵读《论语》经典篇章,琅琅书声回荡在古韵悠悠的庙宇之间,表达对先贤的崇高敬意。  本次祭典核心仪程参照宋代祭祀礼制,依次进行了击鼓鸣钟、敬献圣水、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行礼等环节,庄重典雅。  其中,敬献圣水环节颇具杭州特色。圣水取自杭州西湖与京杭大运河,于典礼前一日采集完成,并在祭典当日浇灌于大成殿前广场的两棵银杏树下。这一仪式象征着孔子思想正如参天古木,在西湖水与运河水的共同滋养下根深叶茂、生生不息。9月28日,祭奠现场的六佾舞表演。曹丹 摄  典礼上的六佾舞表演引人注目。佾舞,源于古代宫廷礼仪,在祭祀时演出。舞者称为“佾生”。佾舞按规格分为不同等级,其中,六佾舞为六行六列,共36名佾生。现场,36名佾生手持雉羽与竹籥,行列整齐,舞姿庄重谦和,一举一动皆蕴含礼义。  据介绍,此次六佾舞编排严格考据《政和五礼新仪》《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等宋代典籍,并赴山东曲阜孔庙交流学习,力求还原历史风貌,展现“谦逊礼让”的儒家精神。  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朱立民表示,今年典礼特别注重社会参与,广泛吸纳各界代表,尤其是教师代表,旨在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9月28日,民众在杭州孔庙内的石刻星象图前体验数字化项目。曹丹 摄  活动当日,为丰富祭孔活动的文化内涵,杭州孔庙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文化活动,包括“辰纬天章——中国古代星象XR沉浸展”、“墨香四溢”书法体验、“金石留韵”碑刻拓印等项目,吸引民众参与。(完)--> 【编辑:刘阳禾】

金秋时节,中华大地一派丰收景象。这是收获的季节,更是人民的节日。抗战纪念盛典的荣光还在心中澎湃,我们又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华民族,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走得豪迈!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02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振奋人心的时代强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人间正道是沧桑。历经奋斗牺牲,我们更能懂得中国的今天何其来之不易;放眼漫漫征途,我们更加坚信,只要不懈奋斗,中国的未来必将无比光明。  (一)  这一幕,让无数中华儿女泪目——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仪式上,车牌号分别为“1945”“2025”的阅兵车从受阅队伍前驶过。两个车牌号,犹如历史的坐标,深情诉说中华民族走过的艰辛历程,豪迈宣示实现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百余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与屈辱: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万园之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折戟沉沙,八国联军的铁蹄横行肆虐,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七七事变爆发后大片国土沦丧,侵华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致使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  “弱肉供强食,人人虎口危。”1937年,在那个“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年份,日本钢产量580万吨,中国仅为4万吨;日本生产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中国为零。翻开近代以来的血泪史,一个个“剜心之痛”无不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阅兵场上,一系列先进装备震撼亮相:新型坦克、步兵战车等新一代传统陆战兵器,无人、水下、网电等领域新型作战装备,高超声速导弹、战略导弹等国之重器……“以武止戈、砥定乾坤”,彰显的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硬核实力,展现的是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强大能力。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现场观礼所感慨: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有真正的和平!  神州大地,早已天翻地覆,换了人间。曾经的中国,“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今天的中国,高铁列车纵横驰奔,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中国空间站遨游苍穹,创新活力竞相涌流,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经过长期不懈奋斗,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025年1月1日,由东航C919执飞的MU72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新华社发  “原来你是这样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梁启超热切憧憬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中国,是詹天佑执着追求的“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中国,是方志敏深情礼赞的“可爱的中国”,是周恩来殷殷瞩望的“腾飞世界”的中国,是鬓发苍苍的老战士们为之热泪盈眶的“越来越强盛”的中国……  什么是奇迹?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从亡国灭种的边缘走向发展振兴,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文明从黯淡衰颓到生机勃发,就是彪炳史册、改变世界的伟大奇迹,就是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曾经我们只是远洋的过客,现在我们已是深蓝的一部分。”在胜利纪念日阅兵式上受阅的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天高海阔,征途如虹。更加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还在后面。  烈士纪念日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广场中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体现“和平发展、欣欣向荣”,表达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祝愿。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历史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驶向光辉彼岸!  (二)  “天下不好走的路都归我们来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的舞台上,无数英勇的身影从时光中走来。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沉沉黑夜,为国家和民族开辟新生之路。  2025年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叩问:“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命运转变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挺膺担当,始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民族内部软弱涣散、一盘散沙的局面,让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使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汇聚起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与奋斗,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牢牢把握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百余年来,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不懈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构成了中国奇迹的核心密码。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党不断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能够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文明进步,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确保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见证了西藏60年巨变,73岁的卓玛仁增言真意切:“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身在新疆的库尔班大叔一直心向北京,常常叮嘱子女:“今天的好生活都是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对比新旧社会,“渡江英雄”马毛姐坚信:“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卫国戍边等领域,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从雪域高原到天山脚下,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神州大地激荡着亿万人民的心声——“永远跟党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新的胜利。  (三)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9月28日,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全长2890米、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的高桥,多项指标刷新世界桥梁史纪录。看今日中国,天堑变通途,山河添锦绣,现代化建设风起云涌,绘写着“当惊世界殊”的壮美画卷。  这是2025年9月27日拍摄的晚霞中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2020年10月,广东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面对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规划图,习近平总书记驻足感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一路走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总结、充分吸收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2025年9月29日,动车组列车疾驰在向莆铁路福建三明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海根 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文明的复兴。赓续千年文脉,历经百年奋斗,创造千秋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这是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这是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是新的文明传承和发展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继承和弘扬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东方智慧结晶,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这是新的发展前景——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携手各国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抗战时期,有学者发出痛切之问。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新中国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早已作出了无比坚定的回答。当中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当“诸路皆走不通”的迷茫变成“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的自信,历史前进的路径愈发清晰——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路走对了,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走向辽阔的远方,走向美好的未来。  (四)  从空中俯瞰,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三个“人”字观礼台组成蔚为壮观的“众”字,表达着对人民的致敬和礼赞,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扬奋进。  在血与火的抗战岁月里,多少母亲送儿上战场,多少百姓毁家纾难御敌寇,多少中华儿女甘洒热血赴国难。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用光耀千秋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人民的脚步不可阻挡!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百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强大能量爆发出来,奔涌出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革命岁月,“百万工农齐踊跃”造就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变革;建设时期,“遍地英雄下夕烟”取得了“万里山河起宏图”的非凡成就;改革年代,“万千能人涌珠江”创造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发展奇迹;在新时代,“举国同心战贫困”铸就了“千年梦想今朝圆”的历史伟业……一路走来,我们战胜的一切艰难险阻、创造的一切人间奇迹,都凝聚着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人民的辛勤汗水。人民,始终是复兴伟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深厚根基。  恩格斯说过,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中国人民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在世界东方这片土地上,为了过上好日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奋斗不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发展最大内生动力,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谁想阻挡这个历史趋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也根本阻挡不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建设更美好的中国,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全体中华儿女的决心和意志,如江河之浩荡,如磐石之坚定,这就是人心之势,这就是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融入血脉里。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扎实迈向共同富裕。  一边是胡杨木和红柳搭建、泥巴糊墙,冬天四处漏风的房子;一边是现代化的两层小楼,村民看上了大电视、围坐在新家喝茶聊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在展现和田地区达里雅布依村沧桑巨变的新旧复原场景前,驻足仔细观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华大地上,一个村庄幸福变迁的故事,一方人民命运改变的故事,何止千千万万?从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辛岁月,到如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9岁;从文盲占八成到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从民生凋敝、生活困苦,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网络、养老保险体系……遍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自强,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盛世,是人们共同享有梦想成真机会的大好时代。  2025年9月19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大豆地块,收获机车在进行收获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性——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惟其如此,才能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襄伟业,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书写发展奇迹。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从抗战时期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道路上,14亿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五)  维和部队方队迈着铿锵步伐接受检阅,8万羽和平鸽振翅飞向蓝天,《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在招待会上响起……回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对和平的珍爱和守护贯穿其中,这是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即刻行动,建设和平世界”,今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在这个变乱交织的世界更显意味深长。“我特别希望中东也能实现和平,特别希望中东人也能过上和中国人一样的生活”,纪念大会现场,出生在伊拉克的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激动落泪。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人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的大国,也是和平与安全纪录最好的大国。  35年来,中国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推动政治解决,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搭建广受欢迎的开放合作平台……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的机遇。目前,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同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举办7届,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这是2024年11月4日拍摄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景。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中国的高端武器、尖端技术频频亮相,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幸好这样的重器掌握在文明手中”,外国网友的感言,折射出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和正能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应历史大势、合乎时代潮流,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正义事业,必然得道多助,必然走向胜利。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纵览人类历史,多少靠武力征服辉煌一时的帝国,在穷兵黩武中走向覆亡;多少靠血腥掠夺称霸一方的殖民者,在人民的顽强抗争中狼狈退场。更遑论怀揣“八纮一宇”扩张野心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妄图打造所谓“千年帝国”的德国法西斯,最终都难逃灰飞烟灭的下场。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警示反复出现,“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的铁律颠扑不破。  2025年的秋天,中国携手世界,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从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庄严宣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举世瞩目的中国主场外交,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和平发展的珍视与坚守,看到大党大国领袖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宏阔视野和博大胸襟。  “执大象,天下往。”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奔腾不息,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没有变。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上,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  (六)  “同胞们,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电影《731》的片尾,一段情真意切的呼唤引发广泛共鸣。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宏阔的历史时空中,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心中的梦想笃行不怠,不惧山高路远,无畏惊涛骇浪,一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从至暗时刻走向光明未来,从崎岖征途迈向星辰大海……  这是2025年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拍摄的《731》全球首映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上,战旗猎猎,铁流滚滚,受阅将士威武雄壮的行进,如同复兴路上中国人民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如同一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激发出亿万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鼓舞着新时代奋斗者用行动书写对祖国的热爱、对责任的担当。那是产业工人锻造大国重器的壮举,是广大农民为端稳“中国饭碗”而流淌的汗水,是科研人员奋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韧劲,是边防战士保卫国土的忠诚,是每一个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的敬业奉献……在新时代中国一往无前的脚步里,奋斗是最强劲的脉动,创造是最美丽的风景。  发展的进程从未止步,奋斗的征程永无止境。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蓄势谋篇,我们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锚定既定目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抗战烽火中唱响的《义勇军进行曲》,凝结着中华民族永志不忘的历史记忆,在广大中华儿女心中激扬起永恒的奋进旋律。当雄壮的国歌铿锵响起,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14亿多人民心中升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编辑:陈海峰】

相关文章